10月为秋冬交替之季节,更是养生进补的好时机,秋季之补在于食道,然而也不能过度,适当的进补才能保持健康、补充精力。进补时宜掌握以下5项养生原则,方助于去病延年。
1.忌苦燥
北方的秋季常为乾与热燥的气候,秋季的燥热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,肺脏易受外邪侵害,燥邪影响肺脏、耗损人体津液,因而出现口乾、鼻乾与皮肤乾裂等症状。
中医学认为,苦性燥,苦燥之品易耗气损津,因此秋季进补应忌苦燥。
2.早上喝粥
初秋时节,人体许多地方溼热交蒸、脾胃内需、抵抗力下降,由于粥为容易消化的食补食物,若能在秋季每天早上喝粥,能保护肠胃,对身体相当有益。[3]
3.均衡营养
多样化的饮食能供人体全面营养,而秋季更应注重饮食的多样性,方能补充夏季因炎热、食物不振所缺乏的营养,尤其应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。
进食时,应细嚼慢嚥,帮助食物充分消化、完全吸收营养,并透过纤维食物保持肠道的水分,以生津润燥。
4.少辛多酸
少辛意即少吃辛辣食物,如葱、薑、韭和椒等。由于肺属金,通气于秋,肺气盛于秋,少辛能防肺气太盛。此外,在秋季应「多酸」,多摄取酸味的水果和蔬菜,以增加肝脏的功能,抵御过剩的肺气。
5.甘淡滋润
秋季燥,应食麻以润其燥,因此秋季应多进食如蜂蜜、芝麻、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物,能护脾胃、养肺润肠,防止秋天燥气影响肺及肠胃津液不足所致的乾咳、口乾舌燥、便秘或肌肤乾裂等症状。
水果富含水份、维生素和纤维,具润肺润燥的效用。水果建议如梨、柿、橘、香蕉等;蔬菜则为红萝卜、冬瓜、银耳等或豆类及豆製品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