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进入三伏天,天气立马就变得炎热起来,除了闷热之外,雷雨天也越来越多,气温高不说,湿度也非常大。这样的天气很容易引起人们神经功能紊乱,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、身心疲惫、倦怠无力、心情烦躁、心悸出汗、失眠多梦等症状。所以说,在这个季节里,养生防病尤其重要,下面,生活常识的小编就向大家介绍几个夏季疾病预防知识。
疾病预防知识一:注意养阳。夏季养生小常识认为,夏天这个季节是大自然气温回升、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,在这个季节里养生首先要从养阳开始,要给体内补充元气。盛夏酷暑,人体内的阳气到达最旺盛最顶点时会慢慢下降,这时如果不注意养生的话,到了秋冬季节,体内就会因阳气不足而滋生各种疾病。
健康养生专家提示,夏天养阳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贪凉,特别是要控制好室内与室外温度的差距,开空调时,不要把空调的温度调得过低,适宜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7度。
疾病预防知识二:控制好情绪。由于夏天的天气非常炎热,人们的情绪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产生波动,心情烦躁不安是常有的现象。专家提示,这个季节,如果不注意情绪波动的话,经常动怒不仅伤肝,还会引起血压上升,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,很容易诱发心肌梗塞、心力衰竭、中风等疾病。夏季养生保健知识告诉我们,夏天养生首先要注意把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保持健康、平和的心态,安全平衡地度过这个夏天。
疾病预防知识三:保证充足的睡眠。夏天生活小常识指出,夏季是白天长夜晚短,再加上气温比较高,很多人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。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肌体的免疫能力下降,各种疾病的风险增加。而长期精神紧张还会引发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。这个季节保证充足的睡眠至关重要。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能低于7个小时,中午最好有半小时的午睡时间或休息时间,未成年人不能低于八小时睡眠。
疾病预防知识四:合理饮食。夏季保健常识指出,三伏天不仅炎热,而且比较潮湿,许多人出现食欲不振、胃肠不适等症状在所难免。因为没有胃口,一些人就在饮食上马虎起来,这样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。夏季吃什么消暑呢?专家建议,夏天饮食应当以袪暑利湿的食物为主,比如绿豆粥、红小豆粥、冬瓜、白萝卜等。除了食用袪暑利湿的食物外,还要兼顾营养的全面、均衡、搭配合理,尽量不要吃得过饱,要做到不挑食、不偏食。
疾病预防知识五:适当健身。夏天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,就会有利于身体健康。这个季节适当的运动一下身体,不仅可以强身健体,还能增强抵抗力。专家提示,运动时略微出些汗,对排出体内的毒素非常有利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