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指出,低楼层较中高楼层更易受空污影响,空污进入肺部引起疾病,会增加动脉硬化,影响新生儿中枢神经。
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举办“从PM2.5看我们的穹顶”,职工所长陈保中表示,穹顶是生活的范畴,越来越多研究指出空气污染会增加心血管疾病,透过动物实验发现发现会增加心血管疾病、及血液发炎指标。
专家说,大气悬浮微粒来自化石燃烧及机械力研磨,老鼠实验发现,会造成呼吸道发炎,特别是细粒径及超细粒径颗粒都能深入肺部,造成组织伤害,提高心律不整及心脏病意外。
他说,研究在2013年进行,小鼠暴露PM2.5环境3个月后,明显可看到病理变化,包括心肌发炎、主动脉壁增厚、肾小管变化、肾丝球硬化、血糖升高。
中山医院内科部医师苏大成分析689位未患冠心病的中年人,长期PM10、PM2.5暴露下发现,颈动脉中皮层也会增厚,也就是说动脉硬化风险增加。
专家说,空气污染会让舒张压上升,对睡眠不好者,晚上血压会无法正常下降,影响健康。身体发炎指数与PM2.5有相关。新生儿时期PM2.5暴露,会影响中枢神经发展。
研究显示,低楼层(1-3楼)比中高楼层监测到的PM2.5浓度高10-20%,若住宅附近有工地、离道路近且面积长、大等,则浓度都会增加,若住宅附近有绿地、河川等则会降低。
专家表示,中国PM2.5平均年标准是每立方公尺15微克,动物模式使用更严格的13微克,但仍无一标准,加拿大、纽西兰是10微克以下,相对于此,呼吁政府重视标准订定。
专家提到,空污并非只有环保署会同经济部管理,关乎民众健康的卫生福利部更应该参与管理并制定标准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