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(周易)阴阳八卦的形成及在古今的应用

山东省青岛开发区

论文摘要:(周易)是具有公式化、信息化和规律化的功能,因而以古至今长久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思想和行为。
(周易)富有创造性的哲学思想理论,使人学而知新,其启迪的作用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发展,其思维方法也激发着人民去创新,去探索,及应用。因此(周易)其哲学思想的未来发展和价值取向,将以人们对天地自然、宇宙万物和人事社会的美好愿望的不断升华为依靠。(本论文主题分三部分简笔浅识)
第一部分:谈(周易)学问与学术的联系:
学与问本来是不可分得,学从问中来,没有问题学什么?学无目的,学无动力,也就不会有学问。
我们先贤古圣创造的文字,实在是妙极了,就说这个(学)字,字的头上捧着个爻字,把代表万事万物及其变化的(爻)字,装在了指挥之库,具在其中千变万化的运动。一个字经过多少时代,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推敲。
学无止境,奥在深入,妙在其中。还有这问字,其中门字内有个口字,是代表问来问去,真是让我们后人品味无尽。门内口字:是代表会说话的人,既在内又在外,似乎在出出进进的意思自然界万物万事都在学,学就有问,真的:学无止境,学问是无穷无尽的。在这个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变化无穷的茫茫宇宙中,作为一个人体的人,无论有多少智慧,多么伟大,也只不过是宇宙中渺小的尘埃,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而已。
只有我们努力修炼,把自己虚心真正的融入宇宙自然之中与之和谐为一体,努力求索,认真学、认真问,去做学问,这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,真正的学问。
我们先贤后人追求学问,就是要明了事物的发展规律。仰观天文,俯查地理,远取诸物,近取诸身,向天学、向地学,向自然学,向古人学,向今人学,还把外求与内求相结合,进行自身修炼,通过(悟)而达到(神)明。而且,人们孜孜以求,锲而不舍,生生不息、代代相续,以追求知(道)的境界,适生存、趋吉利,避凶害,图发展,达到最终与自然界的和谐。
(易学)的文化价值,包含着学与术两大方面,易学的本质在学不术。可以理解,同时亦当明确学与术既有原则区别,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难以豆剖瓜分。(易专)早已指出:古人与学与术,均极重视,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,动则观其变而其占(玩辞)属学的内容,(玩占)属术的范围。因此称:古几千年来,学与术一雅一俗,长期并存,独立发展,这无可争议的。
就学而有言,(周易)蕴涵精湛的哲学思想,堪称宇宙代数学和 济世宝典,包括太极化生的宇宙观,三才统一观的整体观,相反相成的矛盾观,对称互补的均衡观,穷变通久的变化观等等。(周易)更展示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多种思维方法,如观物取象的直观思维,取象比类的形象思维,类聚群分的逻辑思维,穷解知化的辨证思维。极数通变的象数思维等。
各具特色思维方法,对古代哲学理论艺术创作,军事战略、道德修养都有深刻指导意义。
就易术而言,(周易)同古代数术关系复杂。(易学数术)象征及思维模式是通往数术的津梁,古今诸多数术,无不受影响。
但(周易)古经虽为占卜文书,受其影响的数术,绝不止占卜一类。上古巫使文化的占卜,演变为后世至今复杂多端的术,构成源源流长的中国神秘的文化,浸透了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。历代史学家不敢忽视,无不在正史中为之保留一席之地。
古之数术,虽有其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,至今保存着一定的研究价值,这是古文明发展的特殊现象。它与(周易)有着不解之缘的联系。但是:有存在难以洗雪的宣扬封建迷信的后病。
严格的说来:笼统的称易学神秘文化,笔者认为也是不可全取应用的术数。我们作为一个学易者:必须有易学中的哲学理论,的唯物论的正学目的,略加澄清(周易)的学术科学性理。使学者能是学问实质,更是学问的范畴。
(易经)是智慧宝典结晶,是从书之首,(周易)是学与术的 结晶基础宝典之一。是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而与现代科学发展不可否认的事实。笔者本文主要论述(周易)阴阳八卦形成过程与模式表象及六十四卦古今应用浅谈,下分两大部分笔述:后两部分笔述八卦应用,及八卦形成象数标志。
第二部分:(一)(周易)阴阳八卦形成顺序组合:(分五步分谈)
"系辞上传"曰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。”这是一个不断一分为二的过程,不仅是八卦的形成过程,而且也是宇宙万物形成模式:太极→两仪→四象→八卦→六十四卦→万物。

(二)(周易)八卦诸象与万物对应规律查询表
卦形
卦名乾坤震坎艮巽离兑
含义天地雷水山风火泽
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坎中满艮覆碗巽下断离中虚见上缺
天干庚戊甲壬癸巳乙丙午辛
地支申辰戌寅子亥丑未卯巳午酉
方位先天南北东北西西北西南东东南
后天西北西南东北东北东南南西
季节立冬立秋春分冬至立春立夏夏至秋分
时间亥初申初卯中子中寅初巳初午中酉中
初夜午后早晨半夜平旦午前中午夕晚
动物马牛龙猪狗鸡虎羊
内脏肺脾肝肾肺
膀胱胃胆心脏
小肠大肠
气象晴云雷雨雨雾风晴雨
性情健顺动陷止人丽说
五行金土木水山木火金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