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 国内的《周易》研究开始受到科学主义的干扰甚或批判, 这一趋势由于行政的干与, 使之本应由学术界解决的问题, 成了新闻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。这样以来, 使之《周易》研究的方向性问题受到学术界内外的格外关注。由此反映出的问题表明, 尽管自文化热以后出现了《周易》研究的众多的成果, 但是, 这些成果本身所反映的大多是《周易》的应用性, 对《周易》的更为深刻的属于基本的哲学本体论原理, 则发掘的不够, 使之没有完成对现代社会所确证的内容给与本质的反思,所以,当出于某种价值观进而使用科学主义对《周易》和《周易》研究进行批判时, 尽管这些人知道科学所面临的和科学所带来的问题并不比《周易》研究带来的问题少, 然而 ,他们还是毫不客气的挥动着科学主义的大棒向《周易》的研究进攻。我们看到, 尽管这一进攻表现的是那样的软弱无力, 我们还是要分析这一现象的本质所在, 使对《周易》的研究能够深入进行下去。

一、科学主义的来源

在西方哲学中, 当理性冲破中世纪的神学束缚, 带来了文艺复兴后的思想解放时, 以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哲学有力的促进了人的存在形式的空前改变, 随着实验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利益, 科学主义的思潮产生了。正如辛立州先生所言: “文艺复兴,被历史学家赞誉为‘世界的发现’和‘人的发现’的伟大时代,这两大发现,之所以伟大,是因为它们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于人的生命力,创造力的扼杀,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于科学的压制,解放了人的个性使其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无限前景,推开了近代科学殿堂的大门使其迅速登殿升堂”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